咨询为什么要收费(转摘)
依照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,心理咨询是不可以免费的。
——因为:
心理咨询是求助者以"租用时间"的方式换取咨询师抚慰心灵的精神服务,是一种特殊的"交换"关系。
——其中:
从咨询关系来看:
从付费与约定咨询开始,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就确立了正式的咨询关系,形成一种服务合同关系,既表明了求助者的诚意和信任,又赋予了咨询师义务和责任;求助者为节约时间必然会主动配合按时就诊,咨询师收取了费用后服务必然更尽心尽力,双方都能全身心地投入,咨询效果才能得到保证。
从求助者角度讲:
企望"免费",首先就意味着求助者已经是"看低"了自己!这看似"示弱"的表象,却不知其背后"无偿占有"的心理模式对自己心灵的康复已经埋下了潜在的障碍。咨客在接受治疗时主动自我探索和改变自己的动力往往不足,总希望咨询师舒舒服服地把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解决,这种等待他人援助而自身不作为,不付出即想收获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病态观念,需要矫治;
企望得到无偿"帮助"的心理背后,包含有不对等不健康的心理情态,会使其咨询效果预后不良——因为你没有适当的"付出",没有正式咨询关系的约束,在内心里很可能不会去珍惜和在意咨询的过程(比如约定的时间,作业与互动要求)以及咨询师的建议和指导的,而且还可能会因随意的自主"放弃"而导致咨询半途而废。因此收费服务对咨客的就诊行为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,在约定的时间内按与咨询师约定的内容进行咨商,本身对增强咨询者的自我意识,责任心,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。
而付费,则体现了求助者对咨询师职业价值的认可,是认同以"付出"来"换取"他人劳动的价值取向。只有怀着"价值等同"的求助咨询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。
就咨询师来说:
一方面,咨询师一旦接受了求助者的咨询请求,就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咨询方案,与求助者商讨咨询达成的目标,并准备相应的咨询程序和方法,有效安排时间,以保证求助者的咨询过程顺利,有效的进行。为此,咨询师的劳动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。
另一方面,咨询师在从业前期,已经为个人的职业成长付出了大量精神和物质的投入,作为一种比较艰巨的脑力劳动从业投入,得到适当的产出补偿并不过分。
还有,咨询师在从事抚慰心灵工作的过程中会"被迫"接受大量的"负性信息",长期积累会直接影响咨询师自身的心身健康,咨询师的心理也同样需要定期的调试和合理的补偿。
因此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都必须收费,不收费的心理咨询往往都是较随意的、不专业的。不收费的心理咨询的负性表现在,咨询时因为不收费,咨客往往把咨询员当作倾泄不良情绪和自我表现的对象,滔滔不绝却离心理症结万里,想来即来,想走就走,问题依旧;而咨询人员呢,因为不收费,也难于保持责任心,和助人的热情,甚至会感到自已的精心工作竟成为他人可有可无的垃圾桶,而倍受挫折。因此专业的心理咨询,应以收费服务为主,而且收费不能太少,应以一个疗程,一个疗程的收费为主,因为心理障碍的形成往往是有生以来日积月累的结果,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解决心理障碍绝不是一次两次咨询就能解决的,要看到心理咨询的效果往往至少需要一个疗程以上的心理治疗,而对于大部分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,总希望有什么灵丹妙药,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,其实这是不现实的。